省级医院纷纷开出新院区方便居民看病,但专家也提出思考
浙大二院滨江院区已经运行满十年。这几天,这个消息让杭州市滨江区居民刘先生陷入了一波“回忆杀”。他记得,“新院区”开建时,自己也刚住到滨江,医疗资源少,日常生活也不方便。没想到十年间,越来越多的人住过来,区块内的其他设施也渐渐完善,生活变得“丰满”了。
(资料图)
这十年间,市域内的省级医院纷纷在城市的年轻地块布局新院区,给人们带来便利、给医院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但与此同时,有专家冷静地看到,新院区的扩张,也衍生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群众就医更方便
过去在杭州开车,司机们“最不愿去”的地方之一就是建国路一带。沿街几公里内,聚集着多家省级三甲医院,前来送医的车辆时常将这里堵得水泄不通。住在杭州市钱塘区的孟阿姨以前常常需要绕过半个城市去看病。
她曾经的烦恼,折射出了城市发展的“阵痛”——人们的生活空间不断拓展,城市变得越来越大,优质医疗资源变得不够用了。
孟阿姨所在的钱塘区,过去十多年来飞速发展,她的烦恼随之烟消云散。杭州钱塘区先后迎来了浙大邵逸夫医院和省中医院的分院区,成为区域内人们就医的首选。
类似例子还不少。浙大二院滨江院区成立后不久,浙大儿院也在滨江区设立分院区;还有,在互联网企业聚集的杭州西部区块,浙大一院余杭院区和之江院区的落地,让不少互联网人才在这里安心“驻扎”……
“不论在哪个城市,医疗资源的布局,总是和人生存发展的轨迹紧密关联。”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南通大学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院长何建华说。上海早在2009年,就开始从政府层面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一院多区的建设模式已经实践并趋向成熟。
何建华说,城市还在越变越大,分院区的设置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优质医疗资源稀缺的难题,“但至少解了不少百姓的燃眉之急。”他认为,“分”的模式、形态有很多种,但是本质没有改变,最终目的在于提高优质医疗的可及性,最终的落脚点是分级诊疗的区域分开,为了更好地服务老百姓。
医院获得成长新空间
在省中医院钱塘院区急救创伤中心主任徐华的记忆里,离开位于主城区的老院区后,自己也获得了“二次生长”的机会。
省中医院湖滨院区在杭州的闹市区,受限于空间等因素,给整个急诊学科发展带来不少制约。“特别是群发伤的抢救、紧急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对设施设备、场地有不少要求。”他说,随着医院在钱塘区域设立分院区,场地、设施因素得到改善,医院急诊学科的综合救治能力得到了有效拓展和延伸,学科的发展也有了新空间。
“地方不够大,医院的发展也存在空间瓶颈。”浙大二院党委副书记马岳峰直言不讳,想要扩容病区为更多患者服务,同时,还要腾出空间打造更前沿的医学研究实验室,不能只在原来的“一亩三分地”里踏步。
为了印证徐华和马岳峰的说法,记者来到了浙大二院滨江院区实地探访。
在急诊检验处,抬头就能看到贯通整个院区的物流轨道,轨道上血液标本、药品物资正在有序、高效地传送;药房内,自助发药机内的机械臂快速运行,患者不用离开诊间,药品就送到手里。“这些细节,令不少患者对滨江院区有着很高的评价。”浙大二院医务部主任潘胜东说,在同质化管理的基础上,新院区拥有更大的探索空间。
比如滨江院区的单元化治疗,把相近科室的医生集中在一起,方便患者就近就诊。如果一位头痛患者先挂了神经内科的号子,经医生初步询问,认为他应该看神经外科,他就可以立即转诊,走上几步,去相同单元的神经外科,不用重复挂号。
可以说,新院区不仅仅是一家“子医院”,在延续重点学科优势的基础上错位发展,也成为新事物的“试验田”。
优质医疗资源如何更均衡
十多年前,浙江大学医学部卫生政策学研究中心主任董恒进教授把家搬到了学校附近的三墩镇,随着几家省级医院分院区在此落地,他见证了附近医疗资源从无到有,越来越好。
不过,在卫生政策领域深耕多年的他,依然颇为冷静地看待省级医院的快速扩张。
就在4月13日,国家卫健委召开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新闻发布会今年的首场发布会,回应了“如何避免公立医院无序扩张”的问题。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提到“重点向医疗服务薄弱、群众医疗需求较大的地区发展分院区”和“合理控制分院区的数量,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其实,近年来,国家卫健委曾多次发文,要求严控公立医院快速扩张。在董恒进看来,关键是要明白均衡二字的深意。
“医疗资源要寻求均衡,这里面有不少门道。”他说,均衡不只是我们能理解的字面意思——区域之间的均衡,更重要的是考虑人和地域的因素。
一方面,分院区的设立,不只是物理性地新增一个院区这么简单。“它的床位规模、设施水平、服务能力等,要顺应区域内人口数量的变化。”董恒进说,归根结底,既然叫分院区,那就要本着方便区域内老百姓的初衷。“切不能简单地圈个地,只为增加就诊人数,或者‘虹吸’地方患者到省级大医院就医。”
董恒进曾带着学生到不少地方调研,他们发现,不少省级医院分院区瞄准的区域内,都已经有县(区)级医院,或者社区卫生院等基础医疗资源。“优质资源和基层资源之间,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要做好协同,一个区域内大、中、小各类医疗机构,应该形成一个配合默契的生态圈。”他说,“无论如何,老百姓永远呼吁优质的医疗资源,而分院区的设立,也一定要把区域内百姓的健康、便利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省级医院纷纷开出新院区方便居民看病,但专家也提出思考
浙大二院滨江院区已经运行满十年。这几天,这个消息让杭州市滨江区居民刘先生陷入了一波“回忆杀”。他记得,“新院区”开建时,自己也刚住到滨江,医疗资源少,日常生活也不方便。没想到十年间,越来越多的人住过来,区块内的其他设施也渐渐完善,生活变得“丰满”了。
这十年间,市域内的省级医院纷纷在城市的年轻地块布局新院区,给人们带来便利、给医院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但与此同时,有专家冷静地看到,新院区的扩张,也衍生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群众就医更方便
过去在杭州开车,司机们“最不愿去”的地方之一就是建国路一带。沿街几公里内,聚集着多家省级三甲医院,前来送医的车辆时常将这里堵得水泄不通。住在杭州市钱塘区的孟阿姨以前常常需要绕过半个城市去看病。
她曾经的烦恼,折射出了城市发展的“阵痛”——人们的生活空间不断拓展,城市变得越来越大,优质医疗资源变得不够用了。
孟阿姨所在的钱塘区,过去十多年来飞速发展,她的烦恼随之烟消云散。杭州钱塘区先后迎来了浙大邵逸夫医院和省中医院的分院区,成为区域内人们就医的首选。
类似例子还不少。浙大二院滨江院区成立后不久,浙大儿院也在滨江区设立分院区;还有,在互联网企业聚集的杭州西部区块,浙大一院余杭院区和之江院区的落地,让不少互联网人才在这里安心“驻扎”……
“不论在哪个城市,医疗资源的布局,总是和人生存发展的轨迹紧密关联。”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南通大学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院长何建华说。上海早在2009年,就开始从政府层面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一院多区的建设模式已经实践并趋向成熟。
何建华说,城市还在越变越大,分院区的设置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优质医疗资源稀缺的难题,“但至少解了不少百姓的燃眉之急。”他认为,“分”的模式、形态有很多种,但是本质没有改变,最终目的在于提高优质医疗的可及性,最终的落脚点是分级诊疗的区域分开,为了更好地服务老百姓。
医院获得成长新空间
在省中医院钱塘院区急救创伤中心主任徐华的记忆里,离开位于主城区的老院区后,自己也获得了“二次生长”的机会。
省中医院湖滨院区在杭州的闹市区,受限于空间等因素,给整个急诊学科发展带来不少制约。“特别是群发伤的抢救、紧急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对设施设备、场地有不少要求。”他说,随着医院在钱塘区域设立分院区,场地、设施因素得到改善,医院急诊学科的综合救治能力得到了有效拓展和延伸,学科的发展也有了新空间。
“地方不够大,医院的发展也存在空间瓶颈。”浙大二院党委副书记马岳峰直言不讳,想要扩容病区为更多患者服务,同时,还要腾出空间打造更前沿的医学研究实验室,不能只在原来的“一亩三分地”里踏步。
为了印证徐华和马岳峰的说法,记者来到了浙大二院滨江院区实地探访。
在急诊检验处,抬头就能看到贯通整个院区的物流轨道,轨道上血液标本、药品物资正在有序、高效地传送;药房内,自助发药机内的机械臂快速运行,患者不用离开诊间,药品就送到手里。“这些细节,令不少患者对滨江院区有着很高的评价。”浙大二院医务部主任潘胜东说,在同质化管理的基础上,新院区拥有更大的探索空间。
比如滨江院区的单元化治疗,把相近科室的医生集中在一起,方便患者就近就诊。如果一位头痛患者先挂了神经内科的号子,经医生初步询问,认为他应该看神经外科,他就可以立即转诊,走上几步,去相同单元的神经外科,不用重复挂号。
可以说,新院区不仅仅是一家“子医院”,在延续重点学科优势的基础上错位发展,也成为新事物的“试验田”。
优质医疗资源如何更均衡
十多年前,浙江大学医学部卫生政策学研究中心主任董恒进教授把家搬到了学校附近的三墩镇,随着几家省级医院分院区在此落地,他见证了附近医疗资源从无到有,越来越好。
不过,在卫生政策领域深耕多年的他,依然颇为冷静地看待省级医院的快速扩张。
就在4月13日,国家卫健委召开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新闻发布会今年的首场发布会,回应了“如何避免公立医院无序扩张”的问题。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提到“重点向医疗服务薄弱、群众医疗需求较大的地区发展分院区”和“合理控制分院区的数量,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其实,近年来,国家卫健委曾多次发文,要求严控公立医院快速扩张。在董恒进看来,关键是要明白均衡二字的深意。
“医疗资源要寻求均衡,这里面有不少门道。”他说,均衡不只是我们能理解的字面意思——区域之间的均衡,更重要的是考虑人和地域的因素。
一方面,分院区的设立,不只是物理性地新增一个院区这么简单。“它的床位规模、设施水平、服务能力等,要顺应区域内人口数量的变化。”董恒进说,归根结底,既然叫分院区,那就要本着方便区域内老百姓的初衷。“切不能简单地圈个地,只为增加就诊人数,或者‘虹吸’地方患者到省级大医院就医。”
董恒进曾带着学生到不少地方调研,他们发现,不少省级医院分院区瞄准的区域内,都已经有县(区)级医院,或者社区卫生院等基础医疗资源。“优质资源和基层资源之间,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要做好协同,一个区域内大、中、小各类医疗机构,应该形成一个配合默契的生态圈。”他说,“无论如何,老百姓永远呼吁优质的医疗资源,而分院区的设立,也一定要把区域内百姓的健康、便利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标签:
-
大医院布局新城区 这步棋如何下得更好 环球聚看点
省级医院纷纷开出新院区方便居民看病,但专家也提出思考浙大二院滨江院区已经运行满十年。这几天,这个消息
-
环球观热点:华夏中证新能源汽车ETF净值下跌4.52% 请保持关注
金融界基金04月27日讯华夏中证新能源汽车ETF基金04月25日上涨3 99%,现价1 536元,成交54979 32万元。当前
-
出口营销_出口营销是什么
1、出口营销是指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出口贸易不仅要追求出口数量,金额的绝对量的增加
-
天天热资讯!园城黄金更正业绩预告 年报披露后或再度“披星戴帽”
去年9月份刚“摘帽”的园城黄金或再度披星戴帽。4月25日、26日晚间,园林黄金连续发布可能被实施风险警示的
-
久其软件(002279):4月26日北向资金减持12.16万股
4月26日北向资金减持12 16万股久其软件。近5个交易日中,获北向资金减持的有3天,累计净减持121 87万股。近
-
全球微头条丨中国官方加强财会监管 推动险企稳妥实施两新准则
中新社北京4月26日电(记者陈康亮)中国银保监会26日表示,上市保险公司从今年1月1日起,实施《企业会计准则
-
鹏辉能源:2022年净利6.28亿元 同比增244.45%_全球报道
鹏辉能源(300438)4月26日晚间披露年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90 67亿元,同比增长59 26%;净利润6 28亿元,同
-
迎丰股份: 迎丰股份关于2023年度预计申请授信额度的公告
迎丰股份:迎丰股份关于2023年度预计申请授信额度的公告
-
环球观焦点:小摩增持银河娱乐约505.79万股 每股作价约58.47港元
香港联交所最新资料显示,4月20日,小摩增持银河娱乐(00027)505 785万股,每股作价58 4662港元,总金额约
-
现代外科学英语精要_关于现代外科学英语精要介绍|全球微动态
现代外科学英语精要,关于现代外科学英语精要介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我们一起来看看!1、《现代外科学英语
-
采暖防冻剂_冷却液配方
采暖防冻剂配方由高效防冻剂、抗沸剂、缓蚀剂、阻垢剂、消泡剂和增效剂复配而成。采暖防冻液有几种防冻剂、
-
日本国安长官自曝自己得知岸田遇袭后仍继续吃鳗鱼饭,引辞职呼声
00:18【环球网报道】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日本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长谷公一25日在一场自民党议员集会
-
CRO板块整体业绩不佳,龙头闪崩跌停_前沿资讯
随着年报、一季报披露进入深水区,“雷”也明显多了起来,而CRO龙头药明康德显然是中招者之一。因为一季报
-
海淀区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发布,申请海淀区民办国际小学、初中需要满足这些条件
各位家长请注意,海淀教委已经发布《海淀区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下面简称《意见》),意
-
吉利雷达RD6创业版正式上市_全球微速讯
4月26日,吉利旗下雷达汽车官博宣布,纯电皮卡车型雷达RD6创业版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158万元。
-
仙剑4不周山地图攻略(仙剑4不周山支线剧情怎么走)
《仙剑奇侠传4》所有支线任务。“仙4”这个游戏,说实在的,对于收集物品我基本是没什么欲望的,因为没什么
-
绿园区农业农村局“五个到位”做好春季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
绿园区农业农村局“五个到位”做好春季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动物,养殖场,畜禽,绿园区,疫病,疫苗
-
股票分红10派10什么意思?股票分红前一天要卖掉可以吗?
股票分红10派10什么意思股票分红10派10是指每10股获得现金分红10元,派息是分红的一种方式,比如你持有某公
-
美财长耶伦警告:若不能提高债务上限 将引发经济灾难
美财长耶伦警告:若不能提高债务上限将引发经济灾难,美财长,银行家,科学家,财政部长,债务上限,经济灾难,特
-
五一小长假倒计时!出行请收好这份健康提示→ 环球快讯
今年五一 我们迎来五天小长假 这也意味着 我们将面临出行高峰期 五一假期,人员流动性增加
-
2023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_今头条
5月份,气温、水温将逐步升高,但气候多变,且昼夜温差仍然较大。各养殖场要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
-
4月26日华南地区聚合MDI市场行情持稳观望
华南地区聚合MDI市场行情持稳观望。价格方面,万华货报价15800-16000元 吨,上海货报价15500-15600元 吨。
-
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今日维持在18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涨5000元/吨|天天时讯
4月26日消息,据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止跌,均价仍报18万元 吨,工业级碳酸锂涨5000元 吨,
-
环球观点:自然资源部:严禁以土地综合整治名义调整生态保护红线
自然资源部要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地区要严格控制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调整,稳定农业空间;严禁在城乡建
-
六安养老金能提前支取吗 六安的养老金是如何计算的?
六安养老金能提前支取吗六安的养老金是如何计算的?下文就随社保君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一、六安养老金能提
-
全球热议:共情
股价一路下跌,账户市值损失惨重,心情郁闷,每一次希望后面都是更深的失望,这是每一个持有欧普康视的朋友
-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当前讯息
作者:艾尤(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阮南燕(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从《三体》到《流浪地球》,从
-
北京疾控发布五一假期健康提示:这些情形或场景应佩戴口罩
央视网消息: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今年五一,我们迎来五天小长假!这也意味着,我们将
-
纳斯里:瓜帅认为自己是最佳教练,他也会让手下的球员明白这一点|当前滚动
前法国国脚纳斯里在效力于曼城期间曾与瓜迪奥拉有过合作。日前他在接受《队报》采访时回忆起了关于瓜帅要求
-
视点!生僻姓氏要加速数字化
在云南丽江,一支以鸟为图腾的家族,姓“nià”,由于信息系统中无法输入和显示,给村民带来了种种不便,只